NEWS
最新消息

24節氣小百科 – 立夏篇

茂洋享樂日

24個節氣的種類,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內容,那你知道,其實每個節氣中,還有三種不同的變化嗎?在史書「逸周書」中的「時訓解」裡,將節氣分為了"三候",每五天為“一候”,總共十五天,而每一個節氣中的“三候”,則會根據當時的環境、氣候特徵,和一些較少見的特殊現象,分別用簡明的方式,為其命名喔!

最近,你感受到天氣漸漸變得濕熱了嗎?走過了千變萬化,而帶點溫暖的春季,在五月之初,我們很快地迎來夏季的第一個節氣「立夏」。如同立春一般,作為每個季節的第一個節氣,立夏所代表的,便是環境變化的不同階段,究竟在進入夏天後,我們所熟悉的環境或大自然,會出現哪些不同的風景呢?就讓我們來看看,立夏到來的三候吧~

古人將立夏分為三候:一候螻蟈鳴、二候蚯蚓出、三候王瓜生。描述了初夏之時,螻蛄鳴叫,蚯蚓出土,王瓜攀長的萬物變化。

不難看出,這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之下,暗藏的是萬物對新一輪蛻變的蠢蠢欲動。

2023「立夏」節氣習俗禁忌公開!

2023年5月6日02點19分進入「立夏」節氣,溫度會逐漸攀升,人們就會覺得煩躁上火,食慾也會有所下降。「立夏」後氣溫漸熱,心臟的工作強度日漸增大,所以飲食應以順「心」為主,宜採取「增酸減苦、補腎助肝、調養胃氣」的原則,飲食宜清淡,多吃水果、蔬菜、粗糧。

立夏迎夏,立夏嘗三新

作為夏天的第一個節氣,古代王室有在這一日帝王君臣皆前往郊外迎夏之習俗,以祈求風調雨順,五穀豐登國泰民安。
立夏節氣前後,因為各地氣候條件差異較大,部分地區的瓜果蔬菜已率先收穫,因此民間也素有立夏嘗新嘗鮮之說法。在江南地區,還有「立夏嘗三新」諺語一直流傳,而這三新指的便是櫻桃、青梅和麥子。

立夏晝長夜短

進入「立夏」後,天亮得早、暗得晚,晝長夜短,人們順著天地,相對想要早起、晚睡。然而因為醒著的時間加長,適當的「子午覺」尤其重要。更要注意天氣變熱後的「濕氣」引發皮膚疾病、香港腳等疾患發生,可藉由保持乾燥、乾爽的衛生習慣保健預防。

「立夏」養心正當時「汗為心之液」:在夏天若過度發汗,精神、體力會更感疲勞,所以多補充水分是非常重要的。「立夏」養生還要「能動能靜」,「動」是為了將秋冬所累積在體內的陰氣排出,建議可以多到山邊海邊運動流汗,應適時做些運動,讓身體能排汗為原則。

隨著節氣「立夏」的到來,也代表夏天正式來臨,除了逐漸上升的氣溫外,降雨或颱風也會變得更為頻繁。今天為24節氣中的立夏,下午1時40分在台南北寮測站測到40.1度極端高溫,即便是市區也有超過35度的高溫。專家認為天象異常,提醒自立夏起到端午節(國曆6月22日)要尤其注意長輩的身體健康狀況,節氣轉換加上異常,容易有不幸的事情發生,切記出門注意安全、健康方面避免中暑,可以多呷消暑食物,例如西瓜正值季節。

此外,相傳媽祖聖誕出巡時一定會下雨,確實可以期待媽祖生(國曆5月12日)會迎來下雨,建議大家心存善念,祈求天降甘霖,在氣候炎熱的當下也要心平氣和處事才好。